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指的是毛囊周围有炎症、红肿、痒痛的症状。毛囊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类型,其中感染性毛囊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非感染性毛囊炎则是由于环境因素或其他炎症性疾病引起的。那么毛囊炎怎么得的?我们来看看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医师的介绍。
感染性毛囊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具体来说就是细菌进入了毛孔并在毛囊中繁殖,导致毛囊周围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感染性毛囊炎往往发生在体毛比较密集的部位,如头皮、背部、手臂、腿部和腋窝等地方。此外,毛囊炎还可能发生在婴儿的头皮上,这种病被称为脂溢性皮炎。
与此相比,非感染性毛囊炎则由于其他原因引起,如烫伤、化学品过敏、摩擦、紫外线和其他炎症性皮肤病等。这种类型的毛囊炎也可以在身体任何部位出现。
对于毛囊炎患者而言,皮肤的红肿、疼痛、瘙痒和局部渗出物都是常见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可能会不断加重。另外,拔完毛发后也容易引发毛囊炎,因为这样会破坏毛囊结构,使病原体更容易侵入。
在预防毛囊炎时,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好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和内衣裤。此外,还要避免使用过大的沐浴球、护肤品和清洁剂,以免损伤皮肤,从而打开侵入病原体的通路。患者在治疗毛囊炎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遵照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治疗。
南京皮肤病研究所专家表示,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细菌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所引起的。患上毛囊炎后,患者会感到皮肤红肿、疼痛、瘙痒和局部渗出物等症状,因此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此外,预防毛囊炎需要保持好个人卫生和避免使用过大的清洁剂和沐浴球等物品。